全球快讯网 / 投稿期刊 / 正文

毕马威自动驾驶报告:有望2030年商业化落地

2024-04-15 12:16 阅读了

6月14日,工信部副部长表示,将出台自动驾驶的功能要求、信息安全等重要标准,并适时开展准入试点。

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我国智能网联汽车L2级乘用车上险量累计142.99万辆,同比增长59%,渗透率达30.1%,较去年同期增长12.8%。

毕马威则在近期发布的《角逐升级:中国速度引领自动驾驶崭新未来》中预测,中国主要城市将在2030年实现自动驾驶的大规模应用,商业化呈现如下时间线:

·2030年前,64%的高管认为自动驾驶网约车和快递投送车辆将在中国主要城市实现商业化,配备部分或有条件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销量占出售汽车总量的比例超过50%;

·到2030年,高级别自动驾驶在高速公路上广泛应用,在部分城市道路规模化应用;

·到2035年,中国大部分地区广泛应用高级别自动驾驶。

毕马威自动驾驶报告:有望2030年商业化落地

自动驾驶网约车及或快递服务实现商业化时间表

数据来源:2021毕马威全球汽车行业高管调查

ADAS受青睐

单车搭载ADAS系统推动自动驾驶发展是部分主机厂的选择,单车智能更易落地,消费者也将通过对ADAS的体验,提升对自动驾驶的接受度和信任度。

虽然消费者依然担心车辆出现技术故障或错误,对被黑客攻击表示担忧,但《中国消费者自动驾驶信心指数调查》显示,中国消费者对自动驾驶技术的信心指数比美国消费者高39%,而且消费者对自动驾驶使用越多,购买信心就越高。

毕马威预测,随着硬件成本的下探,更多经济型车将搭载ADAS功能,其渗透率将逐年提升。

其中,360°全景影像、主动刹车系统、自适应巡航等功能将在未来自动驾驶系统中大量应用,而定速巡航的渗透率将下降,逐渐被自适应巡航取代。

毕马威自动驾驶报告:有望2030年商业化落地

ADAS功能渗透率预测 数据来源:汽车之家,东吴证券

Robotaxi接受度尚低

车路协同推进自动驾驶是另一种发展路径,Robotaxi应用场景被寄予厚望。

Robotaxi服务在帮助服务商实现快速盈利的同时,高效的数据收集也将反哺自动驾驶技术发展。

毕马威预测,Robotaxi将在2030年左右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IHS Markit认为,市场规模将达人民币1.3万亿元。

4月28日,《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乘用车无人化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实施细则》正式发布,百度、小马智行成为首批获准企业。

这意味着获准企业可以向公众提供Robotaxi服务(主驾位无安全员、副驾位有安全员)。

毕马威自动驾驶报告:有望2030年商业化落地毕马威自动驾驶报告:有望2030年商业化落地

百度萝卜快跑运营车辆 图片来源:网络

以百度萝卜快跑为例,该品牌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超大城市实现自动驾驶载人出行服务。

2021年第四季度,萝卜快跑载人订单量21.3万单。

而近期上汽集团旗下享道Robotaxi发布的数据显示,运营100天,车队60台车单车日订单量约为20单,八成用户在首次体验后有二次及以上体验,共有921次自动驾驶体验行程被当场分享给好友。

但是,受制于城市道路测试不足、数据积累缓慢等原因,Robotaxi还无法获得常规道路上的运营许可,这使体验人数范围大打折扣,影响其推广以及消费者的接受度。

毕马威发布的报告显示,源于现有乘用车ADAS功能的广泛应用,中国消费者对自动驾驶的接受度为50%,美国消费者为36%,但对Robotaxi而言,中国消费者接受度下降到9%。

《中国首份Robotaxi乘客调研报告》指出,有37%的受访乘客对于接受全无人驾驶出行毫无障碍,表示现在就可以乘坐全无人Robotaxi。

63%的乘客认为全无人驾驶的Robotaxi的实际运行尚需时日,其中有39%认为要安全测试一年,19%认为全无人驾驶安全测试三年后才可以乘坐。

目前,消费者仅将自动驾驶视为一项特色功能,还不是成熟的出行方式。

未来,加强自动驾驶技术的公众科普、教育和体验,提升消费者信任度将是推进自动驾驶发展的重要一环。

大众对于出行方式、汽车所有权和日常生活中人工智能角色的认知需要作出根本转变。

正如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兼CEO彭军所言,Robotaxi商业化试点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展示自动驾驶的汽车,而是提供高品质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通过体验增强消费者的信心。

比人类司机开车更安全是自动驾驶被社会接受的最低门槛,这需要业内企业共同努力实现。

以过硬的技术为基础,自动驾驶大规模应用以及商业化才能成为可能。

毕马威自动驾驶报告:有望2030年商业化落地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标签列表
热门快讯阅读
相关快讯阅读
最新快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