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向华强当年为什么不敢动周星驰(1)的知识点,全球资讯将为你整理了下面这些知识。
在香港影视圈中,向华强是一位数一数二的巨头级人物,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他曾经不敢动手下哪位员工,那就是周星驰。
背景介绍
查阅资料可以发现,1990年代,香港电影在亚洲电影市场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周星驰便是这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影视人物之一,而向华强则是拥有多家艺人经纪公司以及投资制片厂的大佬。当时向华强旗下的英皇娱乐便是周星驰所在的公司。
事件始末
1996年,周星驰正收获事业的高峰期,他凭借《少林足球》等电影的票房和口碑双赢,成为了香港电影界的当红炸子鸡。但与此同时,周星驰也变得越来越难以控制,为英皇娱乐带来了不少麻烦。于是,当时年仅21岁的向太(向华强妻子)就亲自找到了周星驰,表示意愿要将他调离英皇娱乐,并承诺会帮助他找到更好的发展机会。
向华强不敢动的原因
正常情况下,向华强可以直接开除周星驰。但为什么他最终没有这么做呢?有一种说法认为是因为钱。毕竟,周星驰此时名利双收,他的价值是极高的,而向华强作为影视圈的大佬,自然不希望失去这样的明星资源。可实际上,真正影响他决定的是“周星驰的粉丝”,尤其是在内地市场。(据向华强本人透露)
1990年代,内地电影市场刚刚开放,沿海经济特区的影视文化得以进入内地用户市场。而周星驰的喜剧作品(如《逃学威龙》、《鹿鼎记》、《大内密探零零发》等)萌化了不少小青年和女性观众,成为了内地最红的电影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向华强若是把周星驰开除或者调离英皇娱乐,会失去不少内地粉丝和票房收益,这对于整个影视公司来说是非常不利甚至可能带来毁灭性的损失。
结尾
向华强当年不敢动周星驰的原因比起其他说法来说,有些出人意料。那么为什么这件事情会被提及多次呢?主要是因为,在电影厂商和明星之间蜜月期已经过去的今天,为了艺人的权益和国家的形象,出现了诸如“拍卖基本片酬”等种种现象,人们便会反思和怀念昔日的电影圈的那份纯真。也许,那时候放下了某些东西,却未必是一件坏事。毕竟,如今的社会注重人情投资,谁能保证所有投资的价值都会得到回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