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极端干旱天气早点恢复正常,弥勒大佛像一定是洗洗脚才爽。
8月20日,受持续高温、降水偏少的影响,四川省乐山市境内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水流量明显减少,位于三江交汇处的乐山大佛“真身”也全部露出,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游览。
据报道,目前,乐山大佛平台水位海拔高度仅约354米,与往年8月同期正常水位相比低了近2米。
低2米多,这表明了干旱是比较严重的。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约九十年。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个大工程。
唐代建造这座大佛时,其官方名称一直是一个谜,“乐山大佛”是后人根据该大佛所处的地理位置取的名字,现在能找到的史书上的名称是“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
从整座佛像来看,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这一座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从远处看,大佛显示特别稳重闲静,很有涵养,与其他地方乐呵呵的弥勒佛不同。
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51个,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8.5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如此庞大的一座佛像,令人赞叹!
严重干旱天气弥勒佛的大脚离开了水面,根据报道,现在的水位比往常的8月份低2米,但是,从下图中新网发表的照片看,大佛脚面离水面已经非常高了,起码不止于三个人的高度,江面的水位非常低了。
今年干旱非常严重,长江水位持续走低,
湖北鄂州的“万里长江第一阁”观音阁下面,
大片的礁石基座裸露出来,整个观音阁就像长在礁石上一样。
极端干旱天气对农业生产和其他经济生产都带来了影响,应该警惕,防范出现其他自然灾害。自然一体,天人合一,异象有害,积极应对,希望极端干旱天气尽快恢复正常。
尽快让乐山大佛洗洗脚,光脚弥勒大佛像,洗洗脚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