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厘岛 埃及 内蒙 迪拜 希腊 德国 美国 法国 越南 香港 澳门 地球 人类 非洲 以色列 巴勒斯坦

局势 政府 法庭 英语 俄罗斯 卢布 叙利亚 日本 韩国 沙特 朝鲜 伊朗 柬埔寨 土耳其 泰国 伊拉克

全球资讯 / 新能源 / 正文

优化的第二代上汽EDU混动系统 让人意想不到

2024-08-18 23:59 阅读了

书接上回,搭载第二代「上汽EDU混动系统」的产品基于2019年落地,而2020年第二代得到了一次升级,主要优化了馈电工况的工作模式。

组件升级:提升系统的效率

首先,还是从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率上出发,对系统中的部分组件进行了升级,比如对「电机」的优化,采用了当时先进的发卡式绕组(Hair-pin),在此前的文章中,我们也提过这种绕组形式有以下几个特点:

扁线绕组:使用扁线绕组的发卡式「电机」可以提升有效铜的面积,相比普通圆导线绕组「电机」,有效铜槽满率可达到70%左右。

我们知道,「永磁电机」的损耗主要源自绕组铜耗、铁耗、风磨杂散、磁钢涡流损耗,故此,减小绕组电阻能直接降低铜耗、提升「电机」的效率和功率密度;

散热更好:得益于绕组的面积增大,提升了整体的散热性能。

绕组匝与匝之间接触面积大,热传导更好。

绕组每匝之间空隙小,热传导更好;绕组和铁心槽之间接触良好,热传导更好。

通过温度场仿真,相同设计的扁铜线电机绕组温升比圆铜线电机低10%;

体积更小:当槽满率提升后,为达到同样的效果,即可减小「电机」的体积。

故此,据官方数据显示,该「电机」功率和扭矩密度相比之前的「电机」提升了约 20%,而「电机」的峰值效率高达 96%。

此外,「电机」的冷却系统也进行了优化,采用了「动态油冷式热管理系统」。

相比普通的水冷系统,油液的好处首先是便是不会在管路中引发管路腐蚀,油液更不易结冰,所以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可靠性也更好。

最后便是提升了「电机」的持续功率和扭矩,官方给出的数据是10%。

智能控制:依靠智能调节来省电

其次则是对第二代「上汽EDU混动系统」的控制系统进行了增强,通过升级「HCU」(智能混动中央控制器)这个硬件,重新构筑了一套被称为「IEM」(Intelligent Energy Management智能能量管理系统)的混动控制系统。

整套控制系统的基本逻辑即是通过动态收集路况信息、雷达信息、导航信息、个人驾驶风格和车辆能量状态等信息,经过系统的「HCU」的分析与学习,最终进行发动机介入、电机输出功率、动能回收强度等功能的自动调节。

从官方的资料来看,「IEM」预设了包括高速、山路、拥堵、限速、下坡等11种路况的调节逻辑。

谈一下当年试驾第三代「名爵6 PHEV」(2020款)时,「IEM」给我们的实际体验。

当天的路程是从市郊开往市中心,当设定完导航路线出发后,前半段路程是比较空闲高速路段,可以感觉到「发动机」一直在工作。

而进入拥堵路段后,系统基本都将驱动的任务交给了「电机」。

结束试驾后,我们向工作人员讨教了其背后的逻辑:当设定完导航后,「IEM」便识别了我们线路,为了让我们在市中心的拥堵路段能更省油、更安静地去驾驶,所以,系统为整条路程进行了动力规划:市郊路段「发动机」工作,在驱动车辆的同时,不断为「电池」充电。

市区便有足够的电量来纯电行驶。

个人觉得这套系统挺有意思,因为在混动架构不能改变的前提下,通过对路况进行识别,并做动力规划,这种解决馈电的方法,估计也只有像上汽这样有底子的车企才能干。

让我不由联想到『第一性原理』中提出的一个想法:若是在单一维度上不能解决问题,那就换个维度来解决问题。

好像扯远了,回到主题,除了以上提到的两大优化,2020年更新的第二代「上汽EDU混动系统」还增大了「电池」的容量,提升了续航,以及在后续的车型上对「发动机」也进行优化,这些基操这里就不展开了。

结构分析:到底是AMT还是DHT?

最后,我们讨论一下第二代「上汽EDU混动系统」到底属于一种怎么样的混动结构。

首先,从换挡机构的结构去看,第二代「上汽EDU混动系统」与「AMT变速器」的结构的相似,之前「名爵3」时我们也曾今提过「AMT变速器」的软肋是换挡的平顺性问题,但在第二代「上汽EDU混动系统」的结构中由于加入了「电机」,再通过复杂的控制逻辑调整,弥补了这种结构性缺点。

相对独立的两个输出逻辑

其次,「发动机」与「电机」大部分时间处于解耦状态,处于相对独立的工作状态,最后实现了超短的0.2秒理论换挡延时,在实际体验中,几乎感觉不到发动机介入时的突兀,相比第一代的体验更线性。

挡位减少,加入电机的趋势

此外,第二代「上汽EDU混动系统」平行轴的结构布局与我们目前看到的「比亚迪DM-i混动系统」、「长城柠檬DHT混动系统」都有几分相似,所以,有不少上汽的工程师认为第二代「上汽EDU混动系统」应该被划分在「DHT」(Dedicated Hybrid Transmission混动专用变速器)的范畴,而我个人觉得第二代「上汽EDU混动系统」应该是后面这些「DHT」的先驱,也是它们结构的『雏形』,不过还算不上是新一代「DHT」,因为光『单电机架构』这一点便不符合。

不过,我对第二代「上汽EDU混动系统」仍然抱着120%的敬意,因为这套系统的标定难度,可能会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至此,我们浅谈两代「上汽EDU混动系统」的基本结构与逻辑。

下期将是两代「上汽EDU混动系统」的汇总篇,敬请关注。

优化的第二代上汽EDU混动系统 让人意想不到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标签列表
热门快讯阅读
相关快讯阅读
最新快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