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厘岛 埃及 内蒙 迪拜 希腊 德国 美国 法国 越南 香港 澳门 地球 人类 非洲 以色列 巴勒斯坦

局势 政府 法庭 英语 俄罗斯 卢布 叙利亚 日本 韩国 沙特 朝鲜 伊朗 柬埔寨 土耳其 泰国 伊拉克

全球资讯 / 未来汽车 / 正文

2019车企日常:被压迫与受刺激

2024-08-18 23:58 阅读了

没有星巴克的下午茶,没有朋友圈晒娃,更没有时间休假。

3·15之后本该放轻松的车企白领们正在一波又一波的市场与政策漩涡中挣扎。

上一刻刚被增值税下调形成的利润空间和汽车下乡的梦想抛上空中,下一刻就被价格战的大浪摔了个干脆。

紧接着国六标准狼真的来了,C-IASI的史上最严碰撞低速而致命地击中车企的软肋,单月39万辆汽车召回形成的负面口碑舆论、新能源补贴再次退坡又接踵而来,一阵阵眩晕,然后是彻底的懵圈。

2019车企日常:被压迫与受刺激

如果说1月的假繁荣是去年压库的常态,2月的大跌含有春节时间错位的因素,3月肯定是两极分化的一个月,豪华品牌的增长与合资销量的下滑,自主品牌用利润换业绩都是板上钉钉的事实,而且在强大的价格战面前,很难有人独善其身。

降税刺激了市场活力,也刺激了企业的神经,价格战就这样残酷地上演着强取豪夺的戏码:最有实力也最擅长打价格战的一汽-大众看到价格战见效,立刻火上浇油开启第二阶段,多项优惠让利和金融政策出台,就看你敢不敢跟。

在豪华车和合资品牌首轮官宣降价之后,自主品牌的降价清单也越拉越长:上汽荣威、广汽传祺等纷纷杀入战阵,近十年未见的持币待购和利润失血将再次考验车企的现金流和库存深度的承受能力。

2019车企日常:被压迫与受刺激

如果让利空间不能在短时间换回销量的有效增长,回笼的资金流又会慢慢变细,面对诸如一汽-大众二次出击的还手能力也将减弱,手中无牌可出,生产库存和渠道库存会再次形成,刚刚缓过劲儿的经销商又要闹离婚,面对压迫,主机厂只能自己扛,减少STD的批发量。

按照乘联会的说法,如果车企持续跟进价格战,今年一季度的批发量可能会出现10%的下降。

媒体又能拍到主机厂停车区成片成片的金属反光了。

价格战让你少挣,还有人会要你多花。

第二批C-IASI碰撞结果出炉,试验车辆与名单中部分车企的心情一样:惨不忍睹。

而且这次企业操作的空间很小,因为操盘手是中保研,它背后站着的是根本不缺钱的保险大享,他们是要通过碰撞结果来科学地安排保险费率的调整,强化止损,多挣保费少付赔偿金。

与C-NCAP的五星满天飞不同,操盘手中保研与大名鼎鼎的美国IIHS、德国安联、英国大昌同属于RCAR(汽修研究委员会),它们的标准几乎完全一致,特别是低速碰撞这个单元,要求的就是车辆碰撞之后变形最少,后期维修成本最小。

过去,车企为了满足C-NCAP车内假人损伤程度的要求,不断强化吸能设计,人没事儿但车却撞的很烂,加之国内标准相对较低,车企减配、减重的潜规则导致国产车型相对更加轻量化。

甘蔗没有两头甜,保证了驾驶舱的结实,吸能的发动机舱、后备箱部分就极有可能成为维修走保险时的噩梦。

这次公布的11款车型中,除了一汽丰田奕泽、上汽斯柯达柯迪亚克和自主品牌的众泰表现尚可外,其余都无话可话,而在低速碰撞这一块,最佳表现也不尽如人意。

2019车企日常:被压迫与受刺激

据接近中保研的消息人士透露,今年C-IASI 将不定期地选择某一款车型进行试验,然后即测即出结果,并在中国保险网上同步发布。

车企从此多了一个随时可能会被引爆的炸弹,由于不再同批发布,其引起的媒体关注度也会大大集中,一旦结果不佳,负面影响将成倍增加。

但是,要避免低速碰撞出差评,车企就要改进车身结构,增加前后车身的被动安全措施,成本增加不说,效果仍然不可判,而且改变吸能结构对驾驶舱的损害又会变成新的风险点。

因为低速碰撞而受的这份刺激恐怕是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再也挥之不去了。

与中保研碰撞相应的,还有国六排放标准的实施,这也是一个成本收割机。

各地陆续实施之后,小排量、中低档车型未来的市场空间将被挤压到三四线,甚至农村市场。

到时候,汽车下乡就不再是福利,而是必须。

造车利润越来越薄,标准和要求提升导致的成本越来越高,如果再往下看一步,二手车残值率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比如去年机油门之后的CR-V,保险费率在上涨,二手车商收车时会多压低一两成价格。

新车的残值也被拉低了,进而将影响新车的销售。

如果车企转型搞电动车呢?也有问题!除了来自特斯拉和蔚来等新造车势力的围堵外,小型新能源车市场正在承压。

一二线市场过去还有一个新能源车共享模式的空间,但是随着工信部今年新规划和补贴标准的出台,车企想拿到补贴的门槛被大大提高,小型电动车装不下大的电池组,功率和续航无法达标,拿不到退坡后的补贴,甚至无法拿到销售资格,只能选择退出。

知豆和北汽新能源部分车型就是因此在一线城市无奈退市的。

未来,小型电动车恐怕只能通过吉利奔驰合资生产SMART、长城宝马合资生产MINI E的方式卷土重来了。

2019车企日常:被压迫与受刺激

剥开一层又一层的种种压迫,种种刺激,车企管理者们的心也像洋葱一样,剥一层皮流一遍泪,到底怎样突出重围呢?

其实,无论是国家减税,还是补贴退坡,环保加码,目的都是为了优胜劣汰,让中国制造业更有竞争力,让更优秀的企业活的更好。

一句话,点儿背不能赖社会,只能怨自己实力不强扛不住压力。

否则,去年开始大市就不好了,可是一样的下雨天,为啥有人沦为落汤鸡,有人窗前看风景呢。

即使在目前的复杂困难局面下,豪华品牌仍在逆市上涨,消费升级带来的变化就看你能不能抓得住,中大型电动汽车的方舟就看你能不能跳上去。

逼急了,还有一带一路的海外市场。

国家优惠足,市场空间大,力帆今年就转向主打海外市场,变被动为主动,自编自导了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新桥段。

消费者过去看车,看的是性价比高、牌子硬、维修保养便宜,现在的消费升级了,买车看的是安全性、可靠性、实用性,然后是性价比。

而豪华品牌因为长期积累的质量口碑,在前面三个特性上占有先天优势,到性价比阶段基本上就只在本阵营内互掐,今后要防范的无非是突发的危机事件;合资品牌必须强化质量口碑,主打产品避免失分,同时扩张产品线分摊风险;自主品牌如果能拿稳汽车下乡和一带一路市场,托住利润底线,价格战只跟不追,作出一两款诸如比亚迪唐这样叫好又叫座的新能源车,未来仍属可期。

总之,面对压迫与刺激,伸头一死缩头一死,不如硬闯一回2019,反正什么预测都不靠谱,索性兵来将挡,水来土囤,辗转腾挪地玩儿上一把,搏出一片天。

2019车企日常:被压迫与受刺激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标签列表
热门快讯阅读
相关快讯阅读
最新快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