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厘岛 埃及 内蒙 迪拜 希腊 德国 美国 法国 越南 香港 澳门 地球 人类 非洲 以色列 巴勒斯坦

局势 政府 法庭 英语 俄罗斯 卢布 叙利亚 日本 韩国 沙特 朝鲜 伊朗 柬埔寨 土耳其 泰国 伊拉克

全球资讯 / 未来汽车 / 正文

贾江伟:汽车召回窘境如何破局?

2024-08-18 23:58 阅读了
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当天,中国汽车质量网(www.12365auto.com)共接到国内车主的有效投诉192宗,创下2015年迄今为止车主在该网站单日车辆投诉量的最高值。

但是,作为国内领先的缺陷汽车产品信息收集平台,这种记录并不令人欣慰,一方面,这反映出国内汽车产业确实进入了纠纷新常态,另一方面,即便车主关于产品质量的不满日益增高,中国汽车召回总体水平依然在原地踏步,过去的一年,美国创下了超过6千万辆的召回记录,而中国的汽车召回数量却比2013年下降了约5%,只有507万辆。

纠纷新常态下 召回生态极不健康

过去的六年,汽车产销第一大国的称号让中国车市足够吸引全球目光,可是为这一称号具体买单的中国消费者却在用越来越多的质量投诉来表达着自己的抗议和不满。

中国汽车质量网的投诉数据显示,中国车主的质量问题投诉抱怨在过去短短三年实现了一万到小三万的大幅跨越。

2012年,中国消费者针对汽车产品的投诉量首次突破10000宗以上,而2014年的数据已经跃升到了28230宗。

从发达国家前些年走过的经验来看,跃升到上万宗投诉等级的中国车市显然已经进入消费领域的纠纷新常态。

这是一种更加进步的消费形态,说明随着消费行为的日益成熟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国车主买车后已经不会只沉浸在使用新车的好奇和喜悦中,还会变得更加挑剔和专业,直接的反映就是比较稳定的年投诉量等级,近十年的美国市场就常年保持在40000宗以上的高投诉量等级。

不过,与国外发达市场呈现的不同,中国车市正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国内汽车召回法规日益健全,车主维权行动花样百出,媒体保护车主权益的口号声也越喊越响;另一方面,在最有说服力和实际检验意义的召回销量比数据上,国内市场却不及发达市场的十分之一。

贾江伟:汽车召回窘境如何破局?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标签列表
热门快讯阅读
相关快讯阅读
最新快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