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厘岛 埃及 内蒙 迪拜 希腊 德国 美国 法国 越南 香港 澳门 地球 人类 非洲 以色列 巴勒斯坦

局势 政府 法庭 英语 俄罗斯 卢布 叙利亚 日本 韩国 沙特 朝鲜 伊朗 柬埔寨 土耳其 泰国 伊拉克

全球资讯 / 未来汽车 / 正文

国家重拳出击 智能汽车三大安全问题待监管

2024-08-18 23:58 阅读了

随着汽车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出现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更便捷、更舒适的驾乘体验,但同时也会产生诸如未经授权的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采集和外泄、企业擅自使用OTA改变车辆功能、性能以及自动驾驶系统随机故障引发的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等。

近日,工信部印发了《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管理意见》),重点针对汽车数据安全、软件升级(OTA升级)以及自动驾驶这三项备受当前社会关注的新技术提出了明确的监管要求。

规范汽车数据收集流程 保障个人信息安全

国家重拳出击 智能汽车三大安全问题待监管

伴随着造车新势力的崛起,智能网联汽车迎来了高速发展,汽车数据安全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成为近几年社会热议话题。

早在2018年,蔚来ES8刚刚交付不久时,就有不少车主对于蔚来ES8的隐私安全问题提出过质疑,原因在于蔚来ES8车内存在多个摄像头和麦克风,可以对车主行为信息进行实时收集,且在隐私条款中关于个人信息的收集范围令人不寒而栗。

由于智能网联汽车在当时也算是新鲜事物,也引发了不小的社会关注度,而汽车数据安全问题也由此逐渐被大众所了解和重视起来。

另一件有关数据安全的大事件就发生在近期,主角是刚刚于6月底在美交所上市的滴滴。

从滴滴的上市招股书中可以看到,全国各地的滴滴汽车中安装了具有远程信息处理和其他功能以及安全硬件的智能设备,是有能力收集到很多用户的重要信息的,包括司机和乘客的身份信息、行程信息和行驶轨迹等以及车内摄像头录像信息。

7月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通报称,滴滴出行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通知应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要求滴滴出行认真整改。

通过上述两起事件不难发现,智能网联汽车通过全面的数据收集功能,不仅可以采集到车内驾乘人员的行为数据,以及日常行动轨迹,还可以通过驾驶员对方向盘、刹车和油门等操作数据来对驾驶习惯进行模拟画像,这些数据都会存储到汽车服务商的云端,用来优化驾驶体验,改进安全性以及挖掘增值服务等。

试想,如果这些个人数据被非法采集、泄露,一旦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将会对个人隐私安全乃至国家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为此,工信部在近期推出的《管理意见》明确指出,企业除了要建立健全汽车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建立数据资产管理台账和加强个人信息与重要数据保护,建设数据安全保护技术措施外,还应具备保障汽车电子电气系统、组件和功能免受网络威胁的技术措施,具备汽车网络安全风险监测、网络安全缺陷和漏洞等发现和处置技术条件。

同时,《管理意见》还明确,对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运营中收集和产生的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在境内存储。

需要向境外提供数据的,应当通过数据出境安全评估。

这一点对于国家安全而言非常重要,如果国外厂商通过汽车产品收集大量中国驾驶员个人数据用于境外用途,其中通过大数据分析出的敏感信息将有可能对国家安全产生巨大威胁。

事实上,今年以来,国家针对数据安全已先后出台了多份相关文件,包括4月底发布的《信息安全技术网联汽车采集数据的安全要求(草案)》、5月中旬的《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

结合此次《管理意见》的推出,充分显示了国家层面对于汽车数据安全的重视,对于智能网联汽车企业将形成有力监管,规范企业在收集用户信息时的流程和处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用户的个人数据隐私安全免受侵害。

OTA升级纳入监管 备案制势在必行

国家重拳出击 智能汽车三大安全问题待监管

在智能网联时代,汽车电子化程度不断加深,这也让OTA升级成为车企对车辆进行优化维护和解决软件BUG的常用手段,而消费者也对这种可不断提升用车体验的功能乐此不疲,但也有一些车企却利用OTA的便利隐瞒车辆缺陷,试图逃避责任。

简单来说,OTA主要分为SOTA(软件在线升级)和FOTA(固件在线升级)两类,而与智能网联汽车相关的大多是FOTA,它主要针对的是车辆控制器的系统层,可对包括数字化服务、驾驶辅助、电气、底盘和动力系统等底层系统模块进行更新,从而让汽车的功能迭代更加便捷。

举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特斯拉Model 3刹车性能提升事件,早在2018年,美国《消费者报告》测试发现特斯拉Model 3的刹车距离过长,并将Model 3 的消费状态改为了不推荐。

随后马斯克在国外社交媒体上透露,通过OTA升级固件后,已将Model 3的刹车距离缩短了6.1米。

一个小小的远程升级,就可以改变车辆的性能,在震惊之余难免有些细思极恐。

这是提升车辆性能还好,要是车企偷偷降低了车辆性能怎么办?

据车质网近期受理的100余宗相关投诉案例显示,大批纯电动汽车在进行OTA升级后出现续航里程缩短、动力下降等情况,车主集中反馈某车企在未告知且未经车主允许的情况下,擅自对车主的车辆通过后台OTA升级电池管理系统(BMS),从而导致汽车动力电池可用容量降低(续航里程下降),汽车输出功率受限。

车主认为该车企的行为有隐瞒车辆缺陷的嫌疑,同时还严重侵犯了客户隐私。

更严重的是,由于车辆续航里程和电机功率的改变,会造成车辆配置参数与当初在工信部申报备案时的数据出现偏差,特别是电机功率的改变,有可能被认为等同于车辆改装,后续年检验车能否正常通过存在不确定性。

而续航里程的下降,导致车主明明花长续航里程的钱实际使用的却是低续航里程的产品,后期二手车的残值率也势必会下降,无形中对车主的个人财产造成了侵害。

此外,还有车主反馈有的车企虽然明确告知要进行OTA升级,但并未明确告知车主升级的理由,以及升级的内容和升级后对车辆的影响,导致后期车辆出现问题引发车主集中维权。

另外,对于一些造车新势力企业而言,不知是出于营销策略还是迫于交付压力,在车辆交付时一些功能实际上是无法使用的,只有通过后期的OTA升级才能实现。

这其实也给车企留下了一些钻漏洞的机会,有可能某次OTA升级解决的并非只有一个问题,为此也引发了不少维权事件的发生。

为了规范OTA的使用,国家相关部门也在积极制定相关的标准。

去年11月,中国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汽车远程升级(OTA)技术召回监管的通知》,其中就明确指出,当企业采用OTA方式对已售车辆开展技术服务活动,包括消除汽车产品缺陷、实施召回时,应按照《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及《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备案。

此次新发布的《管理意见》,对于企业实施OTA升级做了进一步规范,强调当企业实施OTA升级前,应向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涉及安全、节能、环保、防盗等技术参数变更的应提前向工业和信息化部申报,保证汽车产品生产一致性。

未经审批,不得通过在线等软件升级方式新增或更新汽车自动驾驶功能。

同时,企业应向车辆用户告知在线升级的目的、内容、所需时长、注意事项、升级结果等信息。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不断推出和完善,汽车OTA备案机制正在逐步形成。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在国家政策的监管下,车企再使用该项功能时,将无法再随心所欲,必须要在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的前提下,通过合法合规的流程来进行,真正地将OTA这项技术用到实处。

明确自动驾驶产品准入门槛 加强消费者教育

国家重拳出击 智能汽车三大安全问题待监管

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与自动驾驶技术密不可分,当然这里提到的自动驾驶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驾驶,更多的是指的自动辅助驾驶系统。

前不久,31岁的企业家林文钦驾驶蔚来ES8在高速路上行驶时撞上了正在作业的工程车,不幸逝世。

据其好友介绍,事发时这辆车开启了自动驾驶功能。

据了解,事故中涉及到的自动驾驶准确名称应该是领航辅助驾驶(NOP)。

根据蔚来在此前宣传中的介绍,在NOP功能开启以后,驾驶者能够根据需求将尽可能多的权限交至车辆,让车辆根据导航路程进行自动接管驾驶。

NOP可以使车辆在高精地图覆盖范围内的大部分高速公路及城市高架路段内实现自动汇入主路;在主路中巡航行驶,并智能选择最优车道;自动驶离主路等。

但事实上,领航辅助(NOP)功能并不是自动驾驶功能,蔚来ES8也仅处于L2级自动驾驶层面。

不仅是蔚来,此前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也曾多次发生在辅助驾驶状态下的交通事故。

事故是触目惊心的,车企们也应该有所警醒,为了自动驾驶的噱头夸大产品的实际功能,忽悠很多车主都以为自己的车拥有自动驾驶功能。

事实上,即便是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头羊特斯拉,其所宣称的FSD(全自动驾驶)可以实现完全自动驾驶,但实际上即使能实现也不过是L4级水平,但特斯拉却以此为噱头,忽悠不少车主购买,但却又迟迟无法用得上,目前特斯拉车型都还处于L2级水平。

与汽车数据安全和OTA不同的是,自动驾驶牵扯到了车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国家对此也给出了监管意见,《管理意见》明确提出了产品准入要求,企业生产具有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汽车产品的,应采取脱手检测等技术措施,保障驾驶员始终在执行相应的动态驾驶任务。

应具有事件数据记录系统和自动驾驶数据记录系统,满足相关功能、性能和安全性要求,用于事故重建、责任判定及原因分析等。

同时,《管理意见》还要求企业生产具有驾驶辅助和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产品的,应当明确告知车辆功能及性能限制、驾驶员职责、人机交互设备指示信息、功能激活及退出方法和条件等信息。

此次《管理意见》的出台,有效缓解了多年来关于自动驾驶标准滞后的问题。

在政策的监管下,对于企业生产带有自动驾驶功能的车辆提出了技术要求和规范,同时也要求企业对消费者关于驾驶辅助应用的教育,并告知功能的局限性。

建议企业在后续的宣传中不要过分强调技术层面的宣传,更多的要多向消费者普及危险事项;而对于消费者而言,要正确认识车辆驾驶辅助系统的功能局限性,避免误用和滥用。

总结: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网联汽车也将逐步普及,而无论是数据安全还是OTA软件升级,乃至涉及到自动驾驶的功能安全,都将是其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任何一方面出现问题都将严重阻碍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

此次国家针对智能网联汽车出台的《管理意见》,无疑为当下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放眼未来,与智能网联汽车相关的新技术将层出不穷,国家相关部门针对这些新技术的监管政策也将随之陆续出台,在保障消费者安全与切身利益的同时,确保智能网联汽车健康、有序的发展。

国家重拳出击 智能汽车三大安全问题待监管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