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厘岛 埃及 内蒙 迪拜 希腊 德国 美国 法国 越南 香港 澳门 地球 人类 非洲 以色列 巴勒斯坦

局势 政府 法庭 英语 俄罗斯 卢布 叙利亚 日本 韩国 沙特 朝鲜 伊朗 柬埔寨 土耳其 泰国 伊拉克

全球资讯 / 汽车创新 / 正文

汽车品类创新 到底是自嗨还是出路?

2024-08-18 23:58 阅读了

理想L9,奶爸的终极座驾;欧拉芭蕾猫,专为女性而来;雷达RD6,聚焦户外生活方式…

过去,汽车主要以车型和性能分类。

现如今,以场景分化似乎成为一种新的潮流。

比如凭借旅行+定位成功破圈的捷途,再比如前面提到的三款新车。

这种类似于人设打造的现象,到底是用户需求所致,还是车企一厢情愿而已?

究竟是行业趋势所在,还是内卷下的无奈?

汽车真的要进入品类主导品牌的新时代?

品类爆炸的时代

定位之父艾·里斯在《品牌之源》中说过,品类乃品牌之源,如果把品牌比喻成树叶,那么品类就相当于新树枝,新枝发新芽,长出新树叶。

品类创新的本质,其实就是定位的前移。

随着车市从增量变为存量竞争,如何让品牌和产品在海量的信息之中脱颖而出,占据用户有限的心智,成为普遍挑战。

因此,品牌和产品的定位才越来越重要。

里斯战略定位咨询全球CEO张云认为,我们已经进入了新品类大爆发的时代,品类是消费者进行购买决策时的分类,是心智的概念。

所谓品类创新,就是在潜在顾客的心智中,率先建立新品类认知的过程。

在他看来,与技术创新等门槛较高、具有偶然性的创新不同,品类创新是企业最容易实践的创新方法。

无论企业规模大小、技术实力如何,都可以依托心智洞察、市场洞察或者技术洞察发现新品类,成为品类开创者。

顺便提一句,里斯战略定位咨询是长城汽车的战略顾问,合作时间超过10年。

所以,为什么长城汽车在品类创新这块玩的这么溜,这下你知道了吧。

里斯战略定位咨询认为,通过品类视角洞察发展规律,才能发现市场蓝海所在。

在魏牌之后,长城汽车相继打造了皮卡品牌长城炮、高端越野品牌坦克、更爱女人的汽车品牌欧拉,以及主打机甲风的沙龙品牌。

其中,坦克是最成功的案例。

今年推出的坦克300边境限定版,首批限量3000台6分钟售罄;坦克300游侠版,第二批限量1000台3分钟售罄;坦克500的新用户,现在下单预计等待周期为4.5个月左右。

消费多元化,通过产品进一步细分得到满足。

而持续的分化,带来的就是品类创新。

明确了品类就等于明确了用户需求,从而实现产品的精准定位。

与此同时,新的竞争形势下,想要避开价格战的厮杀,最好的方式就是创造一个新的细分市场,用差异化支持溢价。

是趋势,也是无奈

品类创新是大趋势,不仅汽车市场,各个消费市场都是如此。

例如,自热食品领域的自嗨锅,乳制品行业中的简醇酸奶,无糖碳酸饮料中的气泡水等等。

回到汽车,以往细分品类有轿车、跑车、SUV、MPV、越野车、跨界车等,完全从功能性出发。

当汽车逐渐跳出代步工具的单一范畴,越来越丰富的属性,创造了越来越多的用户需求。

于是,衍生出来的全新细分方式,以使用场景为切入点,为产品贴上鲜明的标签,让用户主动对号入座。

从6月22日开启预售到8月1日,理想L9的累计预订量超过了5万,其中确认定购定单数量已经超过3万。

理想L9的热度之所以这么高,主要就是凭借奶爸车的定位成功出圈。

不过有业内人士分析,奶爸车的标签之所以能够得到消费者认可,并不是因为大空间和冷暖冰箱,也不是因为15.7英寸的后舱娱乐屏,这些并不是理想L9独有的配置。

但不同的是,这款车贴上了奶爸的标签。

实际上,此前主打家用大空间的产品并不少,但是这个属性过于宽泛,不够具象和场景化,很难第一时间在脑海找出一款对应产品。

理想从第一款车开始,就在渲染奶爸的标签。

到理想L9,成功占领消费者心智,成为奶爸车这个品类的代表。

品类先发的优势有多明显?

红牛作为功能性饮料的开创者,自1996年以来不但没有开发新产品,甚至连包装都没换过。

即使乐虎、东鹏特饮等竞争对手疯狂打广告,但依然无法撼动红牛的位置,就是因为红牛占据了品类先发的优势。

雷达汽车也采用了同样的思维模式,他们就是看中了多元户外生活这条新赛道,想要抢占先发优势。

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以短途自驾为主要交通方式的户外露营快速走红,露营经济迎来井喷式爆发。

但是相比美国、日本成熟的露营市场,国内露营行业渗透率较低,未来的增长空间很大,雷达汽车正是看中了这点。

不过,或许你已经发现了,采用这种方式的品牌,基本都是新品牌。

这也说明在汽车品类创新的背后,其实是新品牌急于破圈的焦虑,也是电动车时代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所带来的焦虑。

比如引起了很大争议的欧拉,不仅将自身标榜为更爱女人的汽车品牌,更宣称芭蕾猫是136年来最爱女人的汽车。

汽车诞生一百多年以来,没有哪个品牌如此疯狂过。

上世纪50年代,克莱斯勒专为女性打造的道奇La Femme,也只是一款车型而已。

品牌层面,即便是广受女性喜爱的MINI,也从未给自己贴上女性标签。

欧拉汽车总经理董玉东说,专注为女性造车是欧拉面向未来的最优解。

这个所谓的最优解,或许也可以理解成是唯一解。

作为新品牌,没有造车新势力的流量加成,也没有科技公司或IT大佬的光环,欧拉想要成功破圈,难度可想而知。

但不管怎样,品类的开拓者通常能够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若是从这方面考虑,欧拉其实成功了,芭蕾猫预售5小时便拿到了超3万的订单量。

有争议不怕,无人知晓才最可怕。

标签,好贴不好撕

里斯战略定位咨询全球CEO张云说过,品类创新不需要庞大的资源投入,也不依赖技术突破,唯一的门槛在于观念和方法。

品类创新的核心,就是了解用户的心智并占领它。

如果只是为了创新而创新,实际上并没有了解用户的心智,那么这款产品的生命力不会很强。

前面我们说过,品类创新的本质是定位的前移。

前移可以是用户定位的前移,比如奶爸用车、女性用车;也可以是使用场景的前移,比如旅行用车、户外露营用车。

二者并不冲突,也绝非独立存在。

但定位前移并不是万能钥匙,创新品类夭折的案例也不少,例如娃哈哈的啤儿茶爽,至今还有几个人记得。

奶爸的特征和关注点比较简单,无外乎孩子与家庭,所以用户的需求相对而言更容易被定义。

但是像阿维塔11,定位情感智能,这个标签就不够具象,没办法寻找到其用户画像,需求也不容易被定义。

所以,品牌创新不能忽视用户心智的认知规律。

还有一点,标签能不能给用户创造新价值很关键。

奶爸的标签就是加分项,它是好男人的象征,这就给用户创造了新价值。

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类的需求可以分为五类: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过去的产品最多可以满足我们的社交需求,但当下以及未来的产品,一定要挖掘目标用户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奶爸车刚好符合这一规律。

贴标签容易,可一旦给消费者留下了固化的形象,就很难再改变,届时想再撕下标签更是难上艰难。

所以这是一把双刃剑,需要车企更加慎重。

魏建军曾说过,用户的消费选择,是以品类来思考,用品牌来表达。

所以,在长城汽车的2025战略中,他提出了基于品类创新,以品类建品牌的想法。

有一种观点认为,像大众高尔夫这样,上到60岁下到18岁,都可以成为用户的车型,未来恐怕很难再出现了。

更精准的产品定位,以及更清晰的用户画像,是整个汽车行业的大趋势。

不过到目前为止,通过品类建品牌的车企还是少数,大部分仍坚持传统的细分方式。

即便是想有所创新的,也很收敛。

马云说过,这个时代,所有生意都值得重新做一遍。

或许,正处于变革中的汽车行业也是如此。

但是在技术创新的同时,是否需要转化为品类创新,恐怕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汽车品类创新 到底是自嗨还是出路?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标签列表
热门快讯阅读
相关快讯阅读
最新快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