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厘岛 埃及 内蒙 迪拜 希腊 德国 美国 法国 越南 香港 澳门 地球 人类 非洲 以色列 巴勒斯坦

局势 政府 法庭 英语 俄罗斯 卢布 叙利亚 日本 韩国 沙特 朝鲜 伊朗 柬埔寨 土耳其 泰国 伊拉克

全球资讯 / 电动汽车 / 正文

25万台缺陷车辆召回 快速反应难掩本田尴尬

2024-08-18 23:58 阅读了

2019年8月8日和9日,广本和东本分别发布召回公告,222,674辆2019款、2020款雅阁(厂家认定年款)以及29,297辆2019款INSPIRE被召回。

这批超过25万辆的本田车被召回,与大量相关车主在包括车质网在内的平台上发布雨天行车车辆出现失速的案例,从而引发媒体普遍关注有关。

从舆论发酵到发布召回公告,两家本田合资企业显然是吸取了去年机油增多事件的教训,反应颇为迅速。

尽管如此,以发动机技术备受推崇的本田再次犯下低级设计错误,还是令业界感到不可思议。

25万台缺陷车辆召回 快速反应难掩本田尴尬

25万台缺陷车辆召回 快速反应难掩本田尴尬

雨天行车频出险情 十代雅阁燃爆舆论

实际上,近两月,车质网接连收到多个本田车型出现动力消失、熄火问题的投诉,经过认真分析,车质网发现,虽然故障描述较为相似,但例如思域、UR-V、CR-V等车主反映的动力消失、熄火情况,在经4S店检测后大多确定为火花塞积碳导致。

数据显示,此类问题多出现在老款车型中。

25万台缺陷车辆召回 快速反应难掩本田尴尬

而广汽本田十代雅阁的情况截然不同,不仅投诉量比较大,截至8月8日广本宣布召回前,总计已经有47位雅阁车主向车质网反馈了失速(比例见上图),而且,问题指向也非常清晰,几乎所有问题都发生在雨天或者非常潮湿的情况下。

最关键的是,这些案例全部发生在最新款1.5T车型上,且涉及两家生产企业,先天缺陷的特征可谓呼之欲出。

由于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在无法得到厂家迅速回应之后,一些车主加大了维权呼声,从而引发了媒体关注,并迅速发展成了所谓的失速门。

25万台缺陷车辆召回 快速反应难掩本田尴尬

从故障车辆地区分布来看,绝大多数出现失速问题的车辆集中在南方多雨地区,其中广东省最多,占比达31%,此外,湖南、湖北及江西省占比也均达10%以上。

而结合出现问题时间来看,目前投诉车辆失速问题大多集中出现在近两月雨季当中。

冷凝水被吸入导致缺陷 车辆召回过程需耗费1个半小时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本田1.5T发动机雨天行车出现失速问题,坊间进行了各种猜测。

而根据召回公告,认定是由于发动机中冷器出口处空气流速设计的原因,车辆在大雨等高温高湿环境下行驶时,可能导致少量冷凝水在中冷器出口处聚集,在这种情况下急加速时有冷凝水滴被吸入燃烧室造成发动机缺火,极端情况下可能使发动机进入保护模式,从而导致车辆出现行驶中加速受限等情况,存在安全隐患。

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将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安装优化中冷器出口空气流速的装置,以消除安全隐患。

根据车质网从广本一家4S店拿到的一份服务信息资料显示,本次召回的关键是在中冷器出口端安装进气流速调节管(下图)。

整个过程只需要4步:拆掉前保险杠、安装、电脑清除DTC、安装保险杠。

大约耗费1个半小时。

根据资料,这个用以解决本次缺陷的进气流速调节管,成本不超过30元。

25万台缺陷车辆召回 快速反应难掩本田尴尬

实事求是讲,从舆论发酵到车辆召回,本田在中国的两家合资车企的确做出了非常高效的反馈,毕竟,冷凝水被吸入燃烧室,比较严重的后果不止加速受限,早一步做出反应,可能就会让更多车主避免险境。

投诉数据显示,截至召回之前广汽本田十代雅阁1.5T车型,已出现4宗熄火投诉案例。

其中来自湖北武汉的车主黄先生表示,车辆正常行驶途中突然车辆发动机严重抖动,车辆随即失去动力并出现熄火,此时仪表多个故障报警灯常亮。

雨天,特别是高速路行车,这是异常危险的车辆故障。

但是,如果用更高的标准来衡量,不论是本田中国还是其旗下两家合资企业,原本可以做得更好以避免目前稍显狼狈的局面。

数据显示,两家企业直到2019年8月7日,还在生产缺陷车辆,这表明,无论是本田还是两家合资企业都是在最后一刻才真正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而车质网早在2019年7月15日,就已经公布了第一例相关投诉,之后投诉开始密集,直到有些车主因为企业不为所动开始强化维权声浪才引发了所谓失速门舆情。

而更为细致的数据分析显示,至少在2018年11月,就有车辆出现问题(见下图),企业的售后服务体系,理应对此有更为专业的反馈。

25万台缺陷车辆召回 快速反应难掩本田尴尬

国内合资企业频频背锅 本田技研需要反省

回看整个过程,一位业内专家认为,短期而言,由于生产企业的快速反应,可以预料本次本田发动机失速事件会迅速降温,至少在舆论层面如此,但它对于雅阁甚至本田会造成什么长远的负面影响,目前看仍存疑问。

毕竟,本田一直以发动机技术强悍、可靠备受全世界范围内的消费者青睐,尤其是在中国,大批的本田粉始终对本田产品不离不弃,这也是为什么今年中国车市那么不好,但本田却维持接近两位数增长的主因。

而在此背景下,本田接连出现机油增多门以及失速门,固然令自己小型涡轮增压的转型看起来笨手笨脚,更重要的是,本田发动机研发体系的实力令人质疑,无论是机油增多还是中冷器设计失误,都是绝不应该犯的低级研发错误。

从发现本田最新一代1.5T车型存在批量失速风险开始,车质网的技术团队一直在进行原因论证和分析。

综合现有资料,可以断定,在发动机台架验证以及整车验证阶段,是有机会发现缺陷的,出现今天这种局面,非常不应该。

这说明,至少在本田系,整车验证可能缺失了高湿环境。

当下的市场环境,以本田丰田为主的日系汽车品牌迎来了一个不可多得的高光时刻,东风本田和广汽本田却接连背锅,显然是在加速增长的时候突然遭遇了无妄之灾。

但是,结合其他合资企业出现的一系列类似召回案例,中方在核心技术上话语权羸弱的问题再一次凸显无疑。

在技术研发以及验证阶段,中方需要承担哪些职责,获得哪些权利,看来需要相关各方认真反思和完善,否则,类似的事情恐怕还有可能再次发生。

25万台缺陷车辆召回 快速反应难掩本田尴尬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