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目前是有国产新冠药停产的。日前,腾盛博药(02137.HK)在业绩公告中表示,决定结束新冠中和抗体安巴韦单抗(BRII-196)及罗米司韦单抗(BRII-198)联合疗法项目,并已停止生产活动,将资源重新转向核心项目。这是国内首款也是目前唯一上市的新冠中和抗体药物。
这款商业化仅8个月的新冠药物,并未带来可观收入。头顶“公卫第一股”光环,腾盛博药迟迟没有其他商业化药物问世,二级市场上表现低迷。
研发投入超2亿美元
腾盛博药指出,上述决定基于不断演变的新冠趋势。这款新冠中和抗体药物曾被寄予厚望。2021年12月8日,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获国家药监局紧急上市批准。从实验室研究到获批上市,仅用了20个月。
出色的临床结果,是其得以紧急获批的重要原因。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由腾盛博药控股公司腾盛华创、清华大学、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共同研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支持的ACTIV-2试验3期的最终结果表明,与安慰剂相比,这一联合疗法使临床进展高风险的新冠门诊患者住院及死亡复合终点降低80%,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截至28天的临床终点,治疗组为零死亡,而安慰剂组有9例死亡。
但与后来者相比,腾盛博药的首个国产新冠药物却快速在市场上销声匿迹。
2022年7月8日,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商业化上市,并纳入临时医保报销范畴。但医保“国谈”没有出现这款药物的身影。
究其原因,或许与其定价关联匪浅。相比小分子药物,中和抗体生产成本和储存运输成本都更高,这些也推高了药物定价。据甘肃省公告资源交易中心此前披露,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挂网价格为“每支不高于全国最低价2417元”。按照2瓶安巴韦单抗和2瓶罗米司韦单抗的单人份用量,需花费9668元。
即便定价较高,但彼时有机构基于该药品的先发优势,给出了乐观预期。光大证券(维权)研报曾写道,假设腾盛博药新冠中和抗体组合售价1万元/疗程,预计2022年实现国内销售额2.5亿元,2023—2024年随疫情平缓而分别迅速下降为0.8亿元、0.4亿元。
但腾盛博药的先发优势没有持续太久,随着几款小分子药物相继在国内获批,中和抗体的市场被瓜分得所剩无几。腾盛博药在公告中透露,商业化上市后,截至2022年末,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录得销售收入约5160万元。
与收入对比鲜明的是研发投入。2022年7月,时任腾盛博药总裁罗永庆曾在上市会上介绍,公司前后投入超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77亿元)研发该药物,确保其研发和商业化顺利进行。腾盛博药将如何消化销售收入与研发成本的缺口?红星资本局就此致函致电公司,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股价跌去近9成
腾盛博药成立于2018年,2021年7月登陆港交所,因研发治疗传染病及其他具有重大公共卫生负担疾病的药物,因此公司头顶“公卫第一股”的光环。
腾盛博药宣告停产的新冠中和抗体,是其唯一一款商业化产品,贡献了2022年的全部收入。2022年,公司亏损4.84亿元,研发开支为4.41亿元。将时间线拉长,2019年至2021年,腾盛博药亏损额分别为5.21亿元、11.9亿元、41.64亿元,对应的研发开支分别为8379万元、8.76亿元、4.95亿元。
公司在业绩公告中指出,截至2022年末,建立了一条包含逾10个候选产品的多样化产品管线,但主要处于临床开发阶段。新冠药物之后,谁来接棒商业化产品,仍是未知数。
迟迟没有其他商业化产品问世的腾盛博药,股价高点仍停留在新冠药物获批后,在2021年12月9日触及48.65港元,此后一路下探,以最新收盘价5.01港元计算,跌去近9成。
股价低迷之下,腾盛博药遭遇明星股东减持。港交所披露信息显示,1月31日至2月3日,马云、虞锋及二人共同创办的云锋基金均不同程度对腾盛博药进行减持,其中马云的持股比例由6.36%降至4.69%,累计套现近9000万港元。
此外,推动腾盛博药新冠药物获批的核心人物罗永庆于2022年9月份辞职,履新云顶新耀(01952.HK)。
红星新闻记者 俞瑶 实习记者 胡安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