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辑点作为视频组接的重要组成成分,我们应该怎样找好它呢?
1.理解故事线:首先,需要理解创作故事的情节。具体传达的主题信息是什么,以及部分关键元素。
2.遵循视觉流程:是指观众的眼睛在观看视频时的运动路径。一般来说,观众会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式看,这被称为F型视觉轨迹。理解这一视觉流程可以帮助我们在剪辑点上做出更好选择。
3.寻找对比与变化:寻找场景、角色或情绪的对比与变化。这些变化通常是一个好的剪辑点。
4.使用节奏工具:许多视频剪辑软件都有内置的节奏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最佳的剪辑点。比如在百变探影器软件当中,可以输入创作音乐或声效的节奏,它会告诉我们在何时何处进行镜头切换、剪辑更加合适,对于小白来讲,是个超级人性化的功能;在剪辑方面,百变探影器软件兼容多种视频格式,视频剪辑功能拥有强大的视频分割、视频合并、倒放、滑动、分屏播放、视频截取等功能,支持添加创意字幕、音乐音效、转场特效、特色花字、画面贴纸等高级功能,是专业操作也可选的一款剪辑软件。
5.试看与反馈:我们可以在不同剪辑点上切换镜头或剪辑,接着观看、评估效果。另外,给剪辑范围以外的人员进行观看,朋友、家人、同事都可以,让他们站在旁观的角度给予我们更多有用的价值反馈。
6.考虑受众注意力:要考虑受众目标的注意力。在某些时刻,观众可能会失去注意力,这时就需要切换镜头或剪辑来重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讲解完以上专业知识后,得出我们必须专注于感受视频素材,且凭感觉剪辑。当然,这里的凭感觉不是随随便便的意识,而是要用心感觉,前提是具备扎实的剪辑基本功,才能准确地决定每个镜头之间的切点。
那么剪辑的感觉怎么训练呢?
其实就是通过重复训练,让大脑对剪辑各方面手法及技巧形成肌肉记忆,训练到一定程度,我们就能 “凭感觉”去好好剪辑了。在这其中,不乏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做重复练习,最终才能得到想要的效果。
实际在工作中,我们无法预知到手的项目素材,所以需要根据素材情况,大脑快速作出判断。
挑选有效素材很简单吗?
素材熟悉是创作的第一步骤,也是工作中的基础开端。但恰恰许多人不以为然,觉得这件事,很简单。可一旦素材量增多,就会变得手忙脚乱,不知道从何下手。所以要想培养出快速挑选有效素材和精准判断素材的能力,不至于耽误时间,就一定要多训练过目素材的实力与时间。
在电影中,视听语言往往比台词更具说服力,镜头长短、多一帧少一帧都会产生不同的情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