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厘岛 埃及 内蒙 迪拜 希腊 德国 美国 法国 越南 香港 澳门 地球 人类 非洲 以色列 巴勒斯坦

局势 政府 法庭 英语 俄罗斯 卢布 叙利亚 日本 韩国 沙特 朝鲜 伊朗 柬埔寨 土耳其 泰国 伊拉克

全球资讯 / 新能源 / 正文

多车企受损 博世预计2023年恢复芯片自由

2024-08-18 23:59 阅读了

进入2022年后,汽车行业的缺芯潮影响仍在持续蔓延。

日前,因芯片告急而宣布八家工厂停产的福特汽车,重申其北美工厂所遭受的严重危机。

福特方面表示,将于本周内在密苏里州工厂暂停全顺车型的生产,同时在俄亥俄州工厂暂停卡车车型生产。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地区的工厂开始削减生产班次。

在国内市场,芯片短缺的影响同样不可小觑。

日前,联华电子发布消息称,公司位于苏州的8寸晶圆厂和舰芯片制造公司因有一名员工疑似感染新冠肺炎,目前正配合当地主管机关进行全员核酸检测,生产活动因此逐步暂停。

联电表示,本事件对公司财务业务并无重大影响,第一季度业绩展望不变,季平均售价上扬5%、出货量持平、季毛利率约4成。

但是,考虑到汽车行业普遍面临芯片短缺问题,而和舰芯片自身也有汽车电子相关的供应,目前尚不能完全排除其停工对于汽车行业的不利影响。

稍早时候,丰田汽车对外表示,半导体供应短缺,将迫使其将3月产量下调10万辆至95万辆。

根据此前规划,3月本应是产量提升的关键时期,用以挽救芯片短缺期间的产量损失。

至此,今年1-3月,丰田总产量将累计损失高达48万辆,2021财年全球产量目标也由起初的930万辆一路降至850万辆。

在刚刚过去的第三财季(2021年10-12月),丰田营收、净利双双下降。

其中营业收入7.786万亿日元,同比下降4.5%;营业利润7843.7亿日元,同比下降20.6%。

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预计,受芯片短缺和原材料成本价格上涨影响,2022年汽车产量将达8500万辆左右。

尽管高于2021年的8000多万辆,但与疫情前2019年相比,要降低8%左右。

博世方面表示,除了汽车相关零部件生产受损,就连制造芯片的机器也需要芯片才能工作,这让芯片供应不足导致的影响更加严重。

乐观估计,芯片自由将在2023年实现。

根据博世发布的数据显示,公司2021年收入水平已超越疫情前,总计788亿欧元,息税前利润率4%,高于2020年的2.8%。

如果没有其他重大因素干扰,2022年收入将再次增长。

据悉,博世的主要收入来源正是汽车零部件,因此缺芯影响正在逐渐凸显,2021年芯片供应未能满足汽车生产的全部需求。

否则,推测营业收入还应有所增长。

自2020年底以来,疫情反复导致的芯片短缺危机始终困扰着汽车行业,一年多来并未有明显好转的迹象。

根据汽车行业数据预测公司AutoForecast Solutions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月13日,受芯片短缺影响,2022年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约为52.74万辆,较截至2月6日累计减产量大幅增长42%。

此外,中国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达到5.11万辆,占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的10%。

多车企受损 博世预计2023年恢复芯片自由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标签列表
热门快讯阅读
相关快讯阅读
最新快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