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火则车市淡,最早讲出这句话的是前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总经理苏晖,时间是2003年。
12年后,中国股市沪指重回4000点,股民经历了八年抗战后重迎牛市,消费者手中的流动资金也重回投资市场,这对于耐用消费品中价格承受能力最弱的汽车市场而言无疑是沉重打击,短期内降价压力陡增。
从二季度开始,各厂商纷纷通过免税、分期免息和直接调整全系车价的方式选择跳水,这既是对前期经销商清库行为的追认和止损,更是对未来市场不确定因素的一种预防性措施。
然而喊跌之后,车市的四月天却依然凉意十足。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乘用车联席会的统计均强调个位数增长将成为常态,产能过剩和资金链脆弱将成为惯性。
从表层原因分析,流资进入股市后不可能立刻套现出仓;而从深层原因探究,中国车市在2005年高速增长后已近十年,开始进入预料之中的低速增长通道,细分化程度进一步加强,消费土壤整体上越来越贫乏,需要重新培育。
加之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仍大,汇丰PMI工业品价格增长指数始终在50荣枯线上徘徊,导致消费信心不足,持币选购气氛挥之不去。
销售渠道在政策面和实操层面均发生着巨变,去年经销商渠道库存已经创下历史新高,多数4S店的库存周期都超过一个月,一汽丰田、北京现代、华晨宝马出现了经销商警告要集体退市的现象。
而今年4月乘联会数据显示,STD开票数为167万台,STC终端销售量为151万台,当月又新增10余万台的渠道库存,降价并不能从根本上为销售端解纡舒困,压库将令厂商矛盾更加激化。
整体趋冷的情况下,自主品牌却成功地在SUV细分市场掀起逆袭战。
今年1-4月,轿车市场销量下滑明显(中汽协统计同比下降2.7%、乘联会统计小增1.4%),4月环比降幅则进一步拉大(中汽协9.6%、乘联会6.6%,)。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SUV市场增幅明显,前四月占据半壁江山。
其中自主品牌又在SUV细分市场中拿走51%的份额,正式形成占领局面,并带动自主品牌军团占据乘用车整体四成市场,摆脱了年初仅20%份额的局面,成功实现逆袭。
逆袭战的成功与自主品牌开发高性价比产品,配置厚道,质量提升有直接关系。
而反观合资品牌则鲜有换代产品问世,除汉兰达和锐界换代后稳稳把持中高级SUV市场外,在紧凑型和中型SUV市场上,销量前十名中只有途观稳坐第二位,奇骏和翼虎则退至第九、第十,自主品牌顺利拿走七席。
上汽新上市的英伦品牌MG GS当月即开票4000台,超过东标3008和长马CX-5,后者月销仅两三千台。
眼下淡季将至,库存车将面临锈蚀、电瓶亏电等维护成本上升的压力,由于厂商降价潮已呈强弩之末态势,经销商顽强降价将面临损失扩大且无人来补的风险。
因此SUV市场自主品牌的风头仍将持续,直至合资厂换代车型放下身段降入20万以内空间方可打破。
未来厂商虽也可通过金融贷款优惠来吸引部分用户提前消费,但在中级车市场作用不大。
而在新能源车市场上,国家补贴出现5个百分点左右的退坡,但税收杠杆对大排量的限制仍将促使中低价位新能源车发力开拓市场。
综上所述,估计三季度后,车市的秋季博杀将更为激烈,涉及面将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