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厘岛 埃及 内蒙 迪拜 希腊 德国 美国 法国 越南 香港 澳门 地球 人类 非洲 以色列 巴勒斯坦

局势 政府 法庭 英语 俄罗斯 卢布 叙利亚 日本 韩国 沙特 朝鲜 伊朗 柬埔寨 土耳其 泰国 伊拉克

全球资讯 / 未来汽车 / 正文

张炤虎:自主品牌还出什么牌

2024-08-18 23:58 阅读了
随着Jeep自由侠和长安马自达CX-4将价格定在15万以内,途观的经销商也宣布降价,自主品牌的SUV神秘花园被纷至踏来的竞争者挤得混乱不堪,好日子快要结束了。

2016年1-4月,top10的榜单中自主品牌仍占据前三甲,其中哈弗以4.4万台据榜首、传祺GS4和宝骏560以2.5万台的成绩呈伯仲之间的态势。

其后的第二集团小伙伴儿们中昂科威对前三强威胁最大,老选手途观则以1.9万台带领着本田三兄弟落在后面;长安CS35紧随其后;奇骏换代后已有相当一段时间,目前产品处在半衰减波段;众泰T600位列第十,但排在它后面的瑞风、奥迪Q5差距也只有几百台,几乎可以忽略不讲。

事实上,除了老牌合资SUV途观尚有半条街的距离要追赶,后面的对手咬得相当紧。

途安在北京地区率先降价8万后,新的合资品牌也排着队杀将上来,自主品牌在紧凑型和中型SUV细分市场的优势已经被蚕食得差不多了。

由于产能过剩的压力越来越大,合资企业会更加努力地把价格下探,特别是在占据半壁江山的SUV市场,未来除了理论上存在的二胎时代MPV市场,就是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市场,但均属于画饼阶段,不可能为SUV市场转移压力,失去优势之后的自主品牌该何去何从呢?

产品力无法为品牌力缓颊

在日前重庆举行的全球汽车论坛上,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称所谓自主品牌有产品竞争力是个伪命题他认为目前国内品牌的市场竞争力仍然较差,特别是10万元以上的品牌占有率不到20%,低端低价值的特点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品牌溢价的差距也没有明显缩小。

这一论调基本符合市场的判断,由于自主品牌的高性价比建立在10-15万这样一个狭窄的市场空间之上,犹如在悬崖边堆起的金山,一旦合资品牌的中级车型价格挤入前三甲的细分战场(目前自由侠在空间尺寸上稍有劣势),比如昂科威价格降至20万以内,前三名的格局会立刻遭遇挑战,后面如果广本冠道的价格也如之前所料定在23万,自主品牌的增量通道会承受上下两方的挤压,不排除出现塌方甚至断崖式的下跌。

如果自主品牌不能在短时间内打通20万元以上中大型SUV的价值阵地,则品牌力的低迷将致命性地抹杀产品力所营造的高性价比形象。

那种希望通过高配置、高科技、高性能的产品力,为紧绷绷、不好看的品牌力改变脸色,甚至彻底转变形象的努力将付之东流。

诚然,这时候尽快找到新的突破口显得非常紧迫。

但我们必须认识到,自主品牌这两年在SUV市场的高歌猛进已经埋下了一种隐患,那就是质量管控这根弦被放松了,品牌力不仅没有被产品力拉升,还存在着进一步下降的可能。

我们有必要先回过头来重新看看生产线上的情况。

快速上市导致质量承压

2016年5月,国内领先的第三方投诉平台车质网共收到3431宗有效投诉,其中SUV的投诉拉列第二,达到1286宗,自主品牌的6款SUV车型都排进了总榜单的前30名,而合资品牌SUV仅有一款排进这一榜单,虽然这些投诉问题多数都在厂家的重视下得到了解决,但其暴露出的问题却值得重视,我们是否因为产品力的速度,忘记了品牌力的积累。

在大喜过旺的这两年,长城H8的两次推迟上市,以及群发性投诉的增多,都在提醒自主品牌,萝卜快了不起泥。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经常看到自主品牌炫丽的广告,各种车联网技术的应用,高调的科技节和O2O营销组合,但却很少看到过去经常强调的我们有多少个检测点,多少个价值不菲的检测设备,相反倒是合资品牌由于全球性召回或事件性危机的影响,开始重新宣传自己强大的品质实力。

这种看似平常、就事论事的变化,背后却隐藏着此消彼长的攻防战术。

一个事实是,车质网在最新的投诉销量比报告中发现,两个大众和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在销量增长的前提下,投诉比例却在下降,用户对产品和售后的满意度正在提升。

而自主品牌中惟一看到这种趋势的只有上汽荣威一家。

我们需要反思,快速增长的SUV销量是否只是为高涨的用户抱怨筑起的一道防波堤,而它背后就是一条危险的悬河。

博瑞提供逆袭案例

同样危险的还有轿车市场,如果说轿车整体在下滑,那么自主品牌显然滑得更快。

自主品牌不仅在轿车市场上销量连年下滑,其利润率也毫无竞争力,由于紧凑型车和中级车与合资品牌有着50%的价差,这种价差又会带来利润差和现金流的差异,最终会形成合资品牌反扑SUV市场的力量。

而另一方面,自主品牌SUV的高性价比导致这一王牌市场的单车利润率也不高,甚至部分产品只有微利,自主品牌后期的竞争将大为弱化。

希望在悄悄形成,吉利博瑞的成功也许能让我们舒一口气。

表面上看,在上一轮SUV的比拼中,吉利博越产能受限,销量上并没有突出表现,但另一方面,这反而给了吉利踏实作质量,积累品牌力的窗口期。

博瑞的推出看似切入的是低迷的轿车市场,而且是自主品牌不占优势的B级车市场,但恰恰选在了一个竞争度冷却下来的点上,反其道而行,反而得到了生存空间。

根据车质网和汽车故障大全最新的数据统计,博瑞截至今年5月共收到投诉29个,且均为2015款,最集中的投诉也针对的是同款车配置不同的质疑,并未出现频发性的安全缺陷或质量故障。

目前博瑞月销量也大约稳定在4000台左右,虽然并不抢眼,但由于市场口碑良好,对品牌力的正向加分非常有利。

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只要重视品质和服务,重新打回轿车市场并非没有胜算。

而对品牌力形象的营造,博瑞这种车甚至可以起到柳暗花明的效果,当整体品牌力上升的同时,其他细分市场上的高性价比车型也能受益,比如5月份,博越也在博瑞的带动下同比增长了51%,这就是产品力与品牌力同步强化的好处。

再比如上汽,荣威和MG品牌曾经几年不换代产品,但近年连续在紧凑型车和SUV上同时发力,在整体上打开了局面。

因此,不放弃轿车市场,更不放松质量环节,自主品牌就不会在SUV失守的时候溃不成军。

张炤虎:自主品牌还出什么牌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标签列表
热门快讯阅读
相关快讯阅读
最新快讯信息